时间:2022-11-30 01:05:26 | 浏览:710
要说欧洲大陆真是孕育“神奇”国度的地方,这点毋庸置疑,在北美培养了个“后代”却被“反噬”,今年这一场地缘变局彻底揭开这个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大陆。
“亲兄弟打仗”,一个集体(欧盟)闹掰,被“子孙”(美国)呼来喝去,你说这些国家没脾气吧,也有;说他们没理想吧,也有;但就是没有勇气。
欧洲大陆
作为最早的中立国(1648年),瑞士这个态度早已深入人心,包括最疯狂的一战、和二战他都没有参与。
今年变了,在欧美制裁之下,瑞士也跟,尤其是冻结俄罗斯财产,真是让人大跌眼镜。瑞士人自己说,瑞士银行持有高达2130亿美元的俄罗斯财富,其两家最大的银行瑞银和瑞士信贷(瑞信)各自持有俄富豪数百亿瑞郎。
更离谱的是,瑞信在3月冻结了104亿法郎的资产,瑞士政府4月报告说是75亿法郎,5月这一数字又变成63亿法郎,真是没一句实话。
不管是多少,瑞士中立国的性质已经变了,后来美国给他打了个电话,意思是你太仁慈了,但是国际社会“骂声”也不少。
被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也靠不住了,为了两头讨好,这个月解除了俄罗斯被动资产的一部分(34亿法郎)。
也就是说,瑞士的中立只是相对而言,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当年拿破仑时期,法国在欧洲横着走,瑞士也跟着参合了,到了1815年才完事。
到现在算下来也二百年了,终于打破了“传统”,有意思的是除了找俄罗斯茬以外,现在和中国也开始了不痛快。
2013年我国和瑞士签了自由贸易协定,自从这以后瑞士在我国赚得盆满钵满,2014-2021这八年,瑞士与中国的贸易顺差累计2400多亿美元,根据每年平均汇率来算,这么些年赚了我国16500亿元。
要知道我国是一个贸易顺差大国,但是也有部分国家对我国的贸易顺差不小,根据2021年对外贸易的统计,在我国最赚钱的是澳大利亚,瑞士排在第五。
尝到甜头的瑞士,一直在想尽办法更新协定,把越来越多的商品卖到我国,但是现在有了变数,这帮人以“H·M事件”同样的理由开始和我们聊。
真逗,我国当然不会理会他们,这个招数哪来的,还是美国,看来苏联解体以后老美没少在欧洲下血本,不仅有密探,还有特务,甚至培养了“代理人”。
就是都熟知瑞士银行,能发家起来,也是靠着美国,是美国第一个非本土上市的金融集团,现在的第一大股东就是摩根(大通银行)。
国家统计局
所以说,现在世界的变局什么都是未知的,什么也都有可能,没有一定的,还得是自己牛才是真的牛。
例如澳大利亚,美国的打手,即便中国是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我国的贸易依赖相当严重,不还是“跪在”美国脚下,当然惨也是够惨的,莫里森还没玩够就拜拜了。
梦若神机(49万)粉丝:下午有望反转,持股不动凸教授归来(53.3万)粉丝:震荡回调不惧,坚定看涨来自股市的猩猩(54.9万)粉丝:权重股明显下跌,可能震仓洗盘股侠钟超(68.8万)粉丝:未收评稀豹(39万)粉丝:下午或收中阳线看反弹以上就是大V们的个人看法,可以说明大盘的高位线始终没有明显突破的进展,似乎还在进行震荡平稳走势,尽管金融券商或者新能源等相继几日的暴涨依然没有上升,主力资金可能在进行压制目的就是困惑散户,等散户们觉得无望大涨了再进行拉高。
大盘分析指数意外的连续走强,昨天领涨的创业板全天再涨17%,收盘成功突破30日线阻力。明天市场要震荡开始争夺3300这个压力位了,接下来就是看成交量以及券商能否继续发力。如果能突破的话,那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走出反弹行情,如果不行的话,估计就是回调了,不过也顶多是回踩后再反弹,最终的都是反弹,只是过程要曲折点罢了。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固收”基金(按过去的计算方式,包括混合型一级债、混合型二级债、偏债混合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的合计规模近25万亿元,而在2019年底,这一数字还不足万亿。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就是这类产品最常见的基金类型。
作为资深投资人,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表示,大变局下投资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是风控,而不是回报,投资人需要降低投资回报的预期,把目光聚焦至从0到1的颠覆性原创技术。在我看来,风险投资的周期和宏观经济的周期不是一致的。
毕马威同时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走势做出了判断。毕马威在报告中指出,两方面因素是支撑上半年基建投资持续上升的关键,一是在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和宏观政策应出尽出的政策主基调下,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力度明显靠前,财政支撑基建的取向明显,二是当前专项债项目的储备相对充分,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共支撑超过238万个项目。
想变富,转思路:普通人致富的5大“生财秘诀”,助你告别贫穷当下这个时代,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感受就是钱难赚、钱不够用、钱不经花。说白了,作为普通人,要想变富首先必须改变思路。第五条:结交富人要想成为有钱人,就得靠近他们,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搬到自己身上来。
加了约2%的53度飞天茅台酒的78g装茅台冰淇淋,售价59-66元,是茅台有史以来首次以“茅台”命名的非酒类食品产品。与微不足道的利润相比,茅台真正看中的是这些吃冰淇淋的年轻人。“i茅台”的运营模式,将经销商纳入整个服务流程,然后缩短渠道距离实现成本优化,提升代理渠道端的利润,还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渠道掌控力,与消费者展开更直接的互动交流。
8月3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600519)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617亿元,同比提升1738%;从废除拆箱令到推出12箱装产品,从“i茅台”APP研发上线到茅台冰淇淋点燃夏日,在丁雄军接任近一年的时间里,稳价、年轻化两手抓。
茅台转变经营模式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让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成为现在人们热议的话题。而在2021年半年报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量”:国内经销商为2096家,新增62家,减少12家,累计增加50。
白酒的特质,越陈越香。酱香酒更是如此。大量茅台酒被储存下来,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市场上的酒越来越多。所以,归根结底,茅台虚高不虚高,在于利润能不能翻番甚至翻两番。你没看到的是,茅台以价格违规等理由,已经砍掉超过三分之一经销商了,省出来的这三分之一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