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01:24:51 | 浏览:565
·瑞士概况
瑞士,正式名称为瑞士联邦,是中欧的一个小国,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以其中立而闻名。
该国强劲的经济得益于低税率、以金融服务为主导的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和高科技制造业。
瑞士是一个联邦共和国,由 26 个州组成,行政首都位于伯尔尼。其大部分公民居住在城镇,其中人口最多的是苏黎世 ——该国城市中最国际化的城市。
·瑞士经济
瑞士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自由市场经济体之一。除了高科技制造业,该国还是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许多机械工程公司和技术巨头如 ABB 都位于瑞士。瑞银(UBS)或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等全球经营的银行都来自瑞士。奢侈手表行业也促成了瑞士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位居世界第二的事实。由于法律原因,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集团也将总部设在瑞士,例如商品贸易集团嘉能可。制药业在瑞士也有很强的影响力,罗氏和诺华等公司。瑞士经济的区域中心是巴塞尔、苏黎世、日内瓦。例如,机械工程集团 ABB 和瑞银银行的总部都设在苏黎世。巴塞尔是制药公司罗氏(Roche)和诺华(Novartis)以及化学巨头先正达(Syngenta)的所在地。日内瓦是许多零售商的所在地,例如 Cargil 或 Gunvor。
·瑞士知名公司
1.嘉能可国际
虽然嘉能可国际可能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这家大宗商品公司在《财富》全球 500 强整体排名中排名第 14 位,也是排名最高的瑞士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商,嘉能可国际生产和交易为全球工业提供动力的大宗商品(金属、矿物、石油、棉花、煤炭、航空燃料、原油、汽油)。
2.雀巢
作为食品行业的第一大玩家,雀巢的产品组合几乎涵盖了食品和饮料行业的每个分支。雀巢的品牌包括 Jenny Craig、Gerber、Stouffer"s、Dreyer"s、Haagen-Dazs、Purina、PowerBar、Perrier 和 Poland Spring。他们也是最大的冷冻披萨生产商之一,也是宠物行业最大的参与者之一。
3.诺华
诺华公司成立于 1996 年,当时 Ceiba-Geigy 与领先的仿制药制造商 Sandoz 合并。虽然制药是诺华最大的部门,但他们的消费者健康部门生产多种知名产品,包括 Excedrin、Theraflu 和 Maalox。
4.苏黎世保险
苏黎世保险集团为个人和小型企业的客户提供一般和人寿保险产品。公司和跨国公司。虽然您可能不知道苏黎世保险集团,但您可能已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他们公司 Farmer"s Insurance 的广告。Farmer"s Insurance 总部位于洛杉矶,提供家庭、汽车、商业和人寿保险。
5.罗氏
除了生产达菲等处方药外,罗氏集团的诊断部门还生产临床实验室用品、基因检测和糖尿病监测设备。罗氏的产品销往 180 多个国家。罗氏总部位于巴塞尔,拥有 150 家子公司和两个部门,其中包括生物技术公司基因泰克。
6.ABB
ABB 集团在 100 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 124,000 名员工。ABB 的产品组合包括范围广泛的电力和机器人产品,从电源开关到控制整个工厂的控制系统。他们的主要产品线包括用于变速驱动器和其他应用以及变压器的开关设备、电子控制和电源装置。
7.豪瑞
Holcim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制造商之一,每年生产高达 2 亿吨的水泥。Holcim 在全球 70 个国家开展业务,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墨西哥设有子公司。
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8月15日发布了季度投资组合更新,披露了其截至6月30日的美国股票持有量。仅在过去六周内,该头寸的价值就从1220亿美元跃升至1550亿美元,苹果股价在此期间反弹了27%。
A股规模最大银行ETF(512800)翻红,现涨048%,截至10:57,成交额达157亿元。上交所数据显示,银行ETF(512800)最新融资余额达1174亿元,持续维持上市以来高位。截至8月16日,已有张家港行、常熟银行、江阴银行、南京银行4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2022年半年报。
8月18日,平安银行披露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资产总额51,087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实现净利润22088亿元,同比增长256%。2022年上半年,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402亿元,同比增长44%,零售业务净利润11065亿元。
而且理财经理推销理财产品也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如果能推销一些比较好的产品,还是对投资者有利的。另外,在银行买理财,银行还会先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这可以让投资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理财风险承受力,方便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进入运作报告披露期,财联社记者梳理后发现,与去年末相比,今年上半年部分理财产品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出现下降,且个股轮动频率也较以往有所加大。部分理财产品微调权益资产比重具体来看,以某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的一款权益类产品为例,截至今年半年末,该产品穿透后的权益类资产占比为2810%,而在今年一季末、去年末分别为3523%、3313%,年内累计降幅为713个百分点。
8月以来,包括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浦发银行、中原银行、深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或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称,下调多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幅度多为10BP或以上。贝塔研究院相关人士也对记者称,目前很多投资者的思维还是将业绩基准看作是未来会兑付的预期收益率,在理财产品收益未达标甚至破净时内心无法接受,并向监管机构投诉。
每经记者:李玉雯每经编辑:廖丹每经记者注意到,近期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下调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例如,中银理财的“中银理财-稳富(季增益)007”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由270%-400%(年化)调整至250%-380%(年化);
而安全性较高的理财,年收益率大多在2%—3%之间,超过3%的还是比较少的,超过4%的基本没有。因为银行存款的期限最长也就是5年,超过5年的最多也就只能按5年期的利率计息。因为银行存款的期限最长也就是5年,超过5年的最多也就只能按5年期的利率计息。
截至2021年末,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实现清零,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存量整改任务,特别是中小银行已按时完成整改工作,为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目前各大银行历史上的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实际表现来看,低风险理财产品仍然是比较安全的,尤其是R1的安全性非常高。
事实上,不仅是李先生,不少网友在网络平台上晒出了自己购买理财产品亏损的经历,并直呼“被‘理财刺客’刺了一剑”。专家观点普益标准研究员雷文杰:投资者要理性地看待理财产品净值的短期波动,避免受情绪驱动,产生“羊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