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01:31:20 | 浏览:12
瑞士风光
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虽日趋缓和,但冲突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尤其是大国之间的较量更是没有停止。在大国较量的风云际会中,有一个“永久中立国”瑞士。这个国家仅有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00万,却因其中立国身份而汇聚了全世界75%以上的私人财富,瑞士银行更是凭其高质量的服务与绝对的隐私保密政策而成为富豪存款的绝佳场所。但是,俄乌冲突以来,很多人却惊讶地看到,瑞士竟然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西方社会一边。说好的“永久中立”呢?看过瑞士的历史和中立国制度产生的过程,你就能知道,所谓的“中立”,无非也就是大国的一场交易。
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国交战最遭殃的可能是其周边的小国。熟悉春秋战国历史的朋友一定知道“假途灭虢”这个故事,像虢国这样的小国,很有可能被大国顺手灭掉。其实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会发生,在西方也是一样,生存还是毁灭这的确是个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小国开始在战争中持绝对的中立态度,不发一言、不做一事,对战争完全采取“忽略”态度。但这样显然只是一种临时的制度,对于大国来说,如果没有法律制度的制约,小国还是有可能会在战争中被波及伤害。
进入17世纪,西方已经逐渐脱离了野蛮的战争时代,人们开始讲制度和规范了,法律条文的约束力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620年,学者拉米斯拉出版《论战时中立和援助》一书,他在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中立”的概念。随后在数代学者的研究发展下,“战争中的中立者”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国家所认可。直至18世纪,瓦特尔等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完整的国家“中立学说”。
伴随着中立理论的不断发展,一些国家开始实践中立政策。例如在18世纪末的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国向俄国请求援助,但俄国却始终保持中立态度,任由北美十三洲独立,甚至在1780年俄国还推行出台《武装中立宣言》,对其中立决策予以详细说明。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只有一个国家最为特殊,那就是于1815年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永久中立国,其永久中立地位与领土不可侵犯的瑞士。
古代世界的瑞士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贵族领主的联盟体。在以城市为基本统治单位的瑞士,13世纪出现了三个实力强大的“老三州”,他们在缔结联盟后共同发布声明,称三者之间任何一方受到攻击,其余两位盟友都会无条件援助,而这即是瑞士联盟的雏形。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瑞士由“老三州”慢慢壮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共同体加入,14世纪末出现了“八州联盟”,至此松散的瑞士联邦算是正式出现。到18世纪,瑞士联邦已经成为一个由20多个独立政权拼合而成的联邦,但此时的瑞士没有中央政府,没有首都,也没有国家常备军。
瑞士各州
尽管瑞士正向着一个国家一步步迈进,但作为一个数百年来都松松垮垮的联邦,瑞士在战争中多次战败。尤其是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中,彼时尚未独立于德意志帝国的瑞士,成为德国的军事资源后勤基地,大量士兵与军事物资从瑞士被征走,使瑞士元气大伤。可以说在西欧强国彼此征伐的时代,瑞士永远无法得以安宁。此外,西欧诸国其实不愿意看到被打垮的瑞士,因为瑞士虽是小国,但却可以成为各国雇佣兵与战争物资的来源地,瑞士俨然成为各方争取的“香饽饽”。但问题在于,在各国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谁也无法真正地控制瑞士,而瑞士的领导人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在三十年战争中抓住了不可多得的机会,开始推行中立国政策,绝对不倾向于战争中的任何一方,借以维护本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保护民众不受战争的威胁。
欧洲三十年战争
1647年,瑞士各邦签署协定,此后开始设立瑞士常备军以作为维护瑞士中立国策的武装防备力量。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使瑞士脱离了德意志的控制,在走向永久中立国的道路上更进一步。然而,拿破仑的入侵却使瑞士对自己是否能够保持中立十分担忧,1814年法国战败,随后各国于维也纳召开重新确立欧洲秩序的会议,在此瑞士郑重向各国提出请求,要求各国承认其中立国的地位。经过英、法、俄等国的互相博弈与争夺,欧洲新秩序被重新确定,与此同时,在1815年,瑞士被各国承认其永久中立国的地位。1848年,瑞士正式通过国家宪法,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瑞士联邦正式得以确立。
维也纳会议
瑞士之所以能够被各国承认其永久中立国的地位,与其地缘政治环境密不可分。瑞士身处西欧的中心位置,其周边大国环绕,瑞士则成为整个西欧乃至欧洲的交通枢纽。而瑞士本身虽国土面积较小,但山地面积却占据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各地之间来往十分松散,各地风俗习惯十分复杂。这样的一个小国尽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却对周边各强国都无法构成威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形成了一种观念,即瑞士虽弱但哪一个国家都不能占领,因为像法国或者德国这样的强国一旦占领瑞士,那对其他强国将会带来致命的威胁,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同样,瑞士也无法对任何一国有政策上的倾斜,一旦有所倾斜,那它必将遭到周边强国的严厉打击。正如俄国沙皇说的,瑞士的存在对欧洲安全是极为重要的,必须使该国的领土保持完整以巩固其地位,最好还要使其走向中立。
瑞士的地理位置
因此在维也纳会议上,各国纷纷意识到保持一个安全又中立的瑞士,对于维持欧洲各国之间的平衡所具有的重要性。奥地利首相甚至说:“即使不存在一个永久中立的瑞士,也应该创造一个出来。”因此瑞士的中立其实不仅是瑞士本国领导人与民众的诉求,其实也是欧洲各强国为保持均衡而乐见的折中方法,换句话说,是强国之间的一场交易。至此,瑞士的中立国地位得以确立,并在此后的数次大战中经受住了考验,直至今天瑞士依旧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永久中立国家。
瑞士的中立地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在无数次战争的洗礼中获得的。中立的瑞士既是瑞士百姓的诉求,更为关键的是西欧各强国也意识到存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瑞士对于各国之间保持平衡的重要性。瑞士的中立是建立在满足西方列强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与西方的利益、立场保持一致,也就成了瑞士所谓“永久中立”的前提。那么在俄乌冲突这种东西对峙的事件当中,瑞士会如何选择,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段鑫佳:《瑞士永久中立地位起源发展探析》,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何俊莹:《中立制度与小国的生存—以瑞士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并援引瑞士联邦海关总署的话称:中国在七月再度减持美债的同时,从瑞士运回的黄金是6月运回量的两倍,是5月运回量的8倍。8月18日,据彭博社报道,2022年7月份,中国从瑞士运回了80吨黄金,创2016年以来单月最高黄金运回量。
综合彭博社和财经信息服务机构“金十数据”的报道,根据瑞士海关部门消息,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买家之一,中国7月份。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19日报道,中国从瑞士主要炼厂进口的黄金数量跃升至近年来的最高水平,这表明中国市场对黄金的需求有所改善。
这一次,有人拍摄到了天空中的神秘物体,试图用正常现象来解释,反而被专家质疑,这是怎么回事呢。通常来说,UFO事件都是由业余观测者发现,并说得十分离奇,然后由专家来辟谣。(图片说明:瑞士摄影师拍摄到的UFO)当地时间11月8日(星期一)晚上,。
看,我知道我不擅长预测手表公司会发布什么,但这只是小菜一碟。昨天,当手表爱好者焦急地盯着帝舵网站上的动画倒计时计时器时,我试图弄清楚“碧湾专业版”可能是什么。就在几个小时前,我听说过这个名字,它诞生于在日内瓦回荡的小巷中翩翩起舞的威士忌浸透
而作为全球主要的炼制中心之一,瑞士当下黄金出口市场可谓火爆。据瑞士联邦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7月份瑞士黄金出口量环比上升122%,总量突破186吨。目前,全球通胀之火高燃不退,黄金资产保值功能凸显。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菜菜,咱们继续聊旅游吧。成都已经快变成“卷都”了,要想找个双休,购买五险,收入在5千,不带销售的工作真的很难。内卷的职场,穿梭的地铁会让人迷茫、焦虑、不知所措,如果你正处于这样的状态,不妨放空自己来一场户外之旅,或许会。
[腕表之家钟表技术]以往说到冠蓝狮(GrandSeiko),咱们都是说机芯、说技术。针面、时标,是冠蓝狮的一大亮点,图为冠蓝狮春分。冠蓝狮的“颜值”路线,很惊艳。实际上,冠蓝狮和劳力士、欧米茄定位类似,都
[腕表之家行业动态]近日,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与瑞士咨询公司LuxeConsult联合发布了备受推崇的瑞士制表行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劳力士销售额达到805亿瑞郎,占总体市场份额的29%,继续高居榜首。
一路走过来,青岛是我们这次山东之行的重点和最后一站。为了让我们在青岛这最后一站玩得开心自由,虽然也有想见的战友,但并没有再联系。18日,我们游完刘公岛之后已接近上午11点,因此,我们决定离开威海,尽早赶到青岛。到达青岛已是下午3、4点了,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供稿:合享智泉原标题:瑞士专利法律状态和年费查询步骤伴随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业务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