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6 14:06:51 | 浏览:2307
石英表(左)与机械表(右)对比图。
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之前,钟表是人们获取时间的主要手段。与价格高昂的机械表相比,相对平价的石英表满足了普通民众的生活需求,而这一切与日本“石英革命”密不可分,说起来,不过是半个世纪前的事。
精工舍在瑞士天文台比赛中一举成名
《华盛顿邮报》称,20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上手表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瑞士和美国,瑞士产高档表,美国产中低档表。当时欧美人受“发条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规训,所有的产品都是机械表,即便革新,也是围绕着如何加强发条的精密程度而展开。然而无论如何精确,机械表每天20秒的误差也在所难免。
精准是钟表的灵魂,而追求精准也是制表人的匠心所在。在钟表界,有一把“精准度”的评判标尺——瑞士纳沙泰尔天文台比赛。从1866年开始,纳沙泰尔天文台每年都会举行比赛,各个钟表品牌将自己的产品送去参加为期45天的测试,在经过方位和温度的重重考验后,最后按精准度排名,成绩靠前的品牌获得荣誉,相应的,市场销量也会大涨。
瑞士人举办的比赛,瑞士表的成绩自然斐然。但到了1968年,一切都变了,这一年纳沙泰尔天文台突然宣布比赛停办。
原因在第二年才被揭晓。原来比赛其实是正常进行的,但是来自日本的精工舍(Seiko)却在“拼表”中一举拿下当年的第二、第四和第八三个名次。经此一役,瑞士的钟表行家们不得不把警惕的目光投向这个远隔重洋的对手。
日本精工创始人服部金太郎。
1881年开业的服部时计店原本不过是日本一家普通的经营外国手表的商店。1892年,学徒出身的表匠服部金太郎在时计店开设了一座名叫“精工舍”的工厂,开始制造钟表,起初厂内只有15名员工,但是在蒸气革命的推动下,服部靠着不多的人力将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到了1903年,43岁的服部金太郎已被日本新闻界尊称为“日本时计之王”。
石英表掀开瑞士机械表“至暗三十年”
正是这位“日本时计之王”和他的公司推动了世界钟表的革命进程,这一切源于将目光从发条转向石英。
其实服部并非石英钟表的发明人。早在1880年,皮埃尔·居里就发现了石英晶体在电压作用下的振荡频率相当稳定这一“压电效应”。一战期间,压电效应被用于军用超声波通讯。1927年,美国人造出了第一台电子管石英钟,但那是一个庞然大物,并不适用于计时。即使如此,精工舍还是死死地盯牢了石英。
1959年,精工舍依葫芦画瓢,制造了高2.1米、宽1.3米的巨型石英钟;5年以后,他们又将晶体管技术运用进去,将长宽缩小到45厘米;一年之后,再次缩小到20厘米,并第一次参加了纳沙泰尔天文台的比赛。可惜那次精工舍石英钟的成绩并不如意,排到了百名之后。这次失利使得石英钟遭到了瑞士人的轻视,却也无意间让瑞士人错过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在1968年名扬天文台比赛后,1969年12月24日,精工舍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石英手表“阿姆斯特朗”,以纪念当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登月成功。几乎从这一天起,瑞士手表开始了“至暗三十年”。
和机械手表相比,石英表最大的优势就是精准度。石英表以电池作为能源,由石英晶体提供稳定的脉冲波,误差一般在每月15秒到25秒,精读准几乎是机械表的30倍以上。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精工舍不久就公开了全部专利,在其率领之下,西铁城(Citizen)、卡西欧(Casio)等日本表商大规模量产平价石英表,同时通过产品造型设计和广告,占领了世界表业绝大部分市场。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瑞士手表产量显著下滑,从业人员缩水了近四成,仅1978年一年,瑞士就关闭了172家手表厂。
日本的“石英革命”就这样持续了将近30年。就在形势最为严峻的1983年,一个关键人物——尼古拉斯·海耶克出现了,他做了两件事情挽救了瑞士表业。第一件是设立低端石英表品牌斯沃琪(Swatch)与精工等日本品牌相抗衡,海耶克知道低成本、高科技、且富有艺术美感的石英表已经是大势所趋,他要和日本产品正面抗衡,这一点他做到了。
第二件更为重要,他要扛起瑞士机械表的复兴大旗,于是斥巨资将手表从日用品的定位转向奢侈品。他对不同品牌的手表进行清晰的定位划分,并通过宣传等方式不断巩固产品形象,甚至达到泾渭分明的地步——奢侈品、轻奢品、日用品……海耶克不断建构消费者对手表第二属性——计时之外的、身份和品位的象征。遗憾的是,人们正按照海耶克定义的规则去消费。
这也是钟表行业的一条迷人的“悖论”:精准是廉价的,不那么准确却无伤大雅。今天随着智能产品的创造,手表已经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石英表的基本功能已经被手机等电子产品代替,或将淹没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而沦为奢侈品的机械表却不断巩固自身的定位,但也离当初设立天文台比赛的初衷越来越远。
诸多女性在选购腕表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个烦恼:是选择石英表好还是机械表?如果你只是用于日常佩戴且没有机械情节,平时运动量也比较小,小编是建议选购石英表的。因为当你时常处于静止状态或是将腕表摘下来静放,机械表容易因为静止的状态而走走停停,每次重
自己经常喜欢佩戴手表,也对手表市场比较了解。不过,因为平时运动较多,经常会戴着运动手表,无论是上下班还是出行,都是运动表佩戴率较高。不得不说,运动手表虽然在运动监控和指导方面功能强悍,但是却普遍有着厚重的机身。日常上班的时候,业务较多,打字
贝贝前几天去参加同学聚会,出门随便戴了一块表,老婆看见了问我:你这表针都不动了你戴着干嘛? 这个傻女人懂啥,男人戴表是为了看时间嘛? 对男人来说,手表已经变成了一种配饰,一种身份的象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手表很重要,下图这款表怎么样,这也是
提起手表,很多人都会想到瑞士,想到劳力士。但是像劳力士这种辄几十万元的手表不是我们能买得起的。作为一个二十几、三十岁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找一款适合自己气质的、能跟自搭配、显示个性的手表。男人在身着正装的同时搭配一款合适的腕表,由内而外都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也很慢,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边走路边看时间,匆匆忙忙的脚步似乎不忍浪费每一秒,说到时间,我不知道大家是习惯掏出手机看下时间还是智能/传统手表、手环来看时间,作为一名传统的大老爷们,并不是不喜欢智能手表,只是因为其续航,而
今天,是2020年的新年伊始,作为一个专业的钟表媒体编辑,在这新的一年里,健铭一直想对表友们说点东西。新的一年,玩表之路再次开启。但是,大家有没有想清楚,自己入坑的初心是什么?换句话说,你为什么要戴表,为什么会玩表?关于这一点,争论很大。有
Hello,大家好!我是Liuspy!现代以来腕表一直是男性为数不多的饰品之一,无论是对个人气质的提升,还是对形象的塑造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辛苦工作一年,终究要买点什么犒劳自己,对于步入社会不久的楼主来说,1年的工资扣除日常开销、贷款等费
一、北京机械男表手表镜面采用单面防眩光蓝宝石玻璃,比普通玻璃硬度更高,不仅坚硬、耐磨,而且防眩光能降低镜面反光,透明度高,后面底盘有“SAPPHIRE”英文字样,是正规品牌手表使用蓝宝石玻璃镜面的标识。我在拍照时洒了些水在表面,到拍照完,水
10.3英寸可以说是掌阅目前最大的电纸书屏幕尺寸了,而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也不想卖关子,将要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一款10.3英寸墨水屏设计的掌阅旗舰级电纸书:Smart 3的简单评测。不过基于个人体验而言,我更愿意称掌阅Smart 3是一款10
离开涩谷的喧嚣,从银座线的始发站坐到终点,我们来到了东京著名的观光圣地“浅草”。这里小路交错纵横,在路上能看到各种肤色,也能听到各种语言。但在这片繁华之下,却隐藏着一帮安静的皮革匠人。因为浅草曾经是东京的皮革产业中心。今天的主人翁是一位叫柏